武昌中南路、徐東、青山沿港路、江岸利濟北路、漢陽鐘家村等綠豆餅店前,同樣的排隊現象令人驚訝。下面小吃培訓小編就給大家說說。
這是近年來繼“掉渣燒餅”、“公婆餅”排隊風之后,江城再次刮起小吃排隊風。不過,經調查發現,這排隊的背后,竟有不少貓膩。
顧客多系跟風購買
通過走訪多家綠豆餅店。發現店面都不大,約20平方米。在中南路一家綠豆餅店,大多數顧客表示,自己還沒吃過,“每次路過這里,都見有人排隊。既然有人排隊,東西肯定好吃。”其實。綠豆餅如包子大小,面皮里包著綠豆沙,口味略淡,味道也沒什么特別!“饑餓療法”營造緊俏氛圍多家綠豆餅店除了打出“每人限購2斤”的招數外,還實行“限時搶購”。
徐東附近一家綠豆餅店門口寫著“周六、周日上午10點——12點,紅豆餅有售”。在該時段看到。排隊的人數比平常翻倍,有20多人。“這個紅豆餅平常都沒得賣,很想嘗一下。”一位女士說。
據一位從業者介紹,綠豆餅是純手工制作的。從開始揉面、搓面、團餡、包成型到進入烤爐,沒有40分鐘出不來,而且每鍋僅能供應四五個顧客。業內人士介紹,綠豆餅的熱賣,歸功于營銷學中的“饑餓療法”。所謂“饑餓療法”,就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他們的產量,以期達到制造供不應求氣氛、激發顧客好奇心的目的。
排隊者中有店員
4月15日晚上8:30,在徐東附近一家綠豆餅店門前已沒有了白天的擁擠。只有一名短發女子趴在窗口,像是在等待綠豆餅出鍋。只要有顧客上門。她便閃到一邊。不一會兒,店門口排起了五六人的隊,此時她也和顧客一樣,坐在門口專為排隊設置的小板凳上。杜小姐在武昌一家餅店多次買過綠豆餅。她說:在排隊時,總見一位中年男子前來搭訕,不停介紹綠豆的功效。時間長了就知道,這個人并不是顧客。 |